2021年2月20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刊发伟德国际任晓伟教授文章:《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科学建构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MQ6Da2Bx0yyXye3q8XWpg
原文如下: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与发展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标识性概念和新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考和探索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理论抽象,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基础、道路内容以及中国现代化和人类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表明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中国发展与人类发展有机统一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具有鲜明的时代逻辑,宣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客观形成,彰显了中国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原创贡献,承担着21世纪社会主义兴盛的理论使命。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这里与“发展观”一起提出来的“现代化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的崭新概念,是习近平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阶段后在理论和实践、中国与时代的深刻结合中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升华,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续发展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标识性概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规律性的高度,鲜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科学建构的历史逻辑
现代化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概念,也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概念。可是,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却有很大的分歧。如果抛开这些分歧不说,一般而言,可以说现代化这一概念“是指十八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一直到现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特定阶段,这个新时代的中心内容是在现代生产力引导下人类社会从农业世界(社会)向现代工业世界(社会)的大过渡”。也就是说,作为18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是在工业革命基础上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特定历史过程,是在基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革新形成的新生产力推动下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和精神世界变迁和发展的特定过程。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后近代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轨道中走上了向现代化转型的艰辛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此前80多年先进的中国人推进现代化种种方案和努力失败后探索中华民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曾指出:“一九二一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我们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中国历史方向的改变,一个极其重要的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方向,使中国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开始紧密相连。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总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课题百年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经过了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奠定现代化的新的政治条件和制度基础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投身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后,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现代化使命和现代化对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但是,与其他政治派别和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充分认识到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又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大矛盾支配下,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是扫清现代化道路上的政治障碍,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民族解放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否则,“政治不改革,一切生产力都遭到破坏的命运,农业如此,工业也是如此”,“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快速完成,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中国历史的改天换地,为中国现代化“正史”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四化”目标并为之奠定物质基础的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政治基础和制度基础上把国家现代化作为领导人民奋斗的中心任务,并把现代化建设贯穿在自己治国理政的整个过程中。1954年,毛泽东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提出,要“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6年1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历史观出发指出:“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此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把“中国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始终都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在改革开放前,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首先把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进聚焦在“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上,指出:“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四个现代化”划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尽管这一时期“左”的思想和发展政策对“四个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困难中艰辛地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独立的工业经济体系。到1979年,全国工业企业达35万个,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固定资产达3 200亿元,“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积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二十五倍”。这些伟大成就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
第三个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前,是继续为“四个现代化”目标奋斗并奠定开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中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1979年10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给我们留下的政治遗嘱,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百折不挠地加以实现的奋斗目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和认识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在继续为“四个现代化”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又不断扩展对“四个现代化”的认识,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任务,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就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始终坚持并牢牢地扭住现代化这个核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13](P224)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挑战,都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坚强政治意志。二是逐步提出并不断巩固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认识,即根据中国的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中期,依次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时“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三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整体发展目标,使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系统内涵的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定现代化发展阶段。四是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高度的历史重叠性,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具有了本质的同源和发展的同一。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崭新的发展内容和鲜明的时代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使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了新的理论引领、制度支撑、道路基础和文化内涵。
第四个阶段是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党的十九大的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郑重宣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作出这样的战略判断,有着深刻的依据。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上,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过程中,描绘出了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蓝图,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经过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奋斗迎来了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直接斗争的中国现代化的新时期新阶段。这场新的斗争将进一步改变中华民族的发展面貌,也将进一步改写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和版图。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科学建构的理论逻辑
逻辑的发展与历史的运动是统一的。“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在中国现代化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建构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考和探索中国现代化理论逻辑的总结和升华,全面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的领导、基础、道路,内容以及中国现代化和人类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发展阶段后对全党的一次新的理论武装,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水平和新境界。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本国进步政治力量的领导和推动下开展的。在中国,现代化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的客观的过程。在近代空前激烈的社会矛盾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华民族新的出路和中国现代化新的方案。“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上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推动“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使中华民族以现代化的全新面貌走向复兴。从比较现代化来看,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会同时面临着现代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渐次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一个特殊的难点”,“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以其独特的政治组织优势和领导人民创立的中国政治体系优势回应了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的特殊困难和挑战,不断利用战略机遇,实现了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机平稳和统一。因此,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时就鲜明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进一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扩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认识,指出:“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赋予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全新的人类史发展内容,也在根本上划清了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基础上的现代化。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中,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本质和内容上是高度重叠在一起的,中国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基础上进行的现代化,从而表现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不是任何其他主义的现代化。“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常常忘记是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做的事。”这表明,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上展开的,在根本上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优势。“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正是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谱写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并创造了摆脱绝对贫困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呈现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战略观点,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经验的高度理论总结和认识抽象。习近平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而且把五大发展理念上升到中国现代化原则的高度来认识,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作为指导原则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在方法论的层面涉及中国现代化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新”强调的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协调”强调的是现代化进程中各个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绿色”强调的是现代化过程中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即如何利用自然实现发展以及在发展中如何保护生态,“开放”强调的是现代化建设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共享”回答的则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是现代化建设中物质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中国现代化能够取得人类史上的辉煌成就,根本上是因为始终把五大发展理念以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认识形式深刻地贯穿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发展实践的整体性和先进性。习近平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起始,就明确地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性原则,鲜明体现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理论把握。
第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对生产力发展成果的共同占有之间的高度统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和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因此,在领导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人民的立场来判断现代化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提的目标就是争取二十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关系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我们搞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遵循两条最重要的原则,第一,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第二,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中国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后,习近平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过程中,以更加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自觉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立场。因此,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多次从人民立场的高度论述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性关联,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五,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发展与人类发展的有机统一。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事业的鲜明特征。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客观上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类情怀。在百年奋斗史上,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中国的现代化既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造福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给人类发展和世界各国人民造福的过程。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和国家,“中国的问题,也等于五分之一的世界问题”。中国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本身具有重要的人类史意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实现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异质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本质上高度统一在一起的,为人类文明和世界人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选择和发展机遇,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实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呈现出来的民族性和人类性的内在融合。
三、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科学建构的时代逻辑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实践逻辑和人类发展时代逻辑的高度统一,既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又反映出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前进的基本逻辑,具有鲜明的人类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宣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客观形成和强大崛起。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事物的客观内容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阶段上后必然会产生反映事物发展的概念,概念的形成则为在规律性的高度上认识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奠定了具有认识论意义的条件。在领导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努力为人类走出一条不同于以西方文明为理想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道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一条路”。虽然从事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一些学者也提出要探索“不发达社会现代化”的问题,即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谋求解释和描绘直接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占人类三分之二人口的巨大和迅速的变化过程”,但这些认识也只是具有学术意义的观点,最多也是“斗胆作出的上述一些说明”。这些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观点和说明只能解释世界,不可能去改变世界。中国共产党则以强大的实践创新能力在领导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撑为不发达的国家走出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在为这条新的道路思考和探索百年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己的现代化观,一方面这是对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理论抽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了理论灵魂,另一方面这也是向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宣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崛起,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标志着人类社会出现两条现代化道路,即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两条道路的比较和较量中,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在呈现出具有强烈人类性的世界吸引力。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彰显了中国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蕴含了全新的人类文明方式的形成。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中国现代化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与和平政策,“做到这两条,我们的路就走对了,就可能对人类有比较大的贡献”。在长期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着眼人类文明的大视野,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动自己的现代化,在理论上原创性地科学回答了人类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自增长和社会的自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虽然在本国可以在资本正常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始终需要以对非西方国家的剥夺所形成的原始资本积累作为条件的。因此,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在资本再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西方的发展与非西方的不发展始终是统一在一起的,正如卢森堡所分析的那样,“这不仅在资本诞生时如此,而且资本主义在世界上每一步的进展中,也都是如此。”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根本上背离了人类本性和人类文明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所反映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人类本性和人类文明本质的鲜明彰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依靠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动能,既在和平的环境中推动自身的发展,又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源,展现出全新的现代化理念和实践对全球生产力的持续推进和对人类文明的原创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承担着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创新的理论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大战略观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因此,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践,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和强大崛起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习近平这里所说的“历史意义”,既包含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意义,也包括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意义。在创造现代化历史成就和新型文明形态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科学建构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上承担起对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理论使命和历史自觉。